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为什么旅游费用高一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为什么旅游费用高一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出去旅游团费可以很便宜,为什么唯独购物要那么贵?
在这各行各业竞争白热化的年代,很多旅游公司推出了报价很低的旅行合约,低价无非就是争夺客源的一种手段,有的团费算下来明显不够最低成本,涉嫌恶性竞争。
当然,旅行社也不能做赔本的买卖,一定要想方设法从其他方面找回来,所以带团购物是必须的项目,但最让人不爽的是购物场所的商品是专为旅客定制的高价商品,价格奇高,没有选择权,没有议价权,明知上当受骗,没有办法避免。其实旅游者最大的欣喜是在外面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看景吃住其实并不重要,论景色,没准还不如家那边好,论吃住哪里也不如家里舒服,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就是没有人去认可,旅游点和旅行社非要反其道而行之,低价揽客,高价购物,实际上把旅游搞成了传销。
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值得来探讨一下。
本来很简单的事,由于超额利润的关系,被异化为游客与旅行社的博弈,着实令外人看不明白。
其实,正常情况下,旅游团费包括成本和合理的利润,成本包括所有固定开销和税费,这里不再多说。
问题的核心是合理的利润。
由于以前旅行社数量少,导致旅行社的利润很高,境内旅游的旅行社全面放开后,这个大蛋糕吸引了众多大小不一的资本进入。为了抢食,后来者就打价格战,导致利润率加紧到合理的区间,这时的竞争还算良性的竞争,游客还是有所得益的,这也就是国内游的价格增长幅度明显低于收入和GDP的增长幅度的原因。
然而,进一步的竞争日益恶化,一部分用正常价格收不到游客的旅行社,便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吸引游客参团,而游客并不知道成本到底多少,机票价格常年打折,谁也不清楚底价在哪,所以误以为这是正常让利的结果,从而报名参团。
当然,旅行社是不可能做亏本生意的,这个成本和团费之间的价差不论是旅行社还是导游来背,肯定都要从游客身上赚回来。
一种套路是推荐自费,自费项目或景点的价格肯定虚高,公布价根本没人去玩,与旅行社的结算价格往往低至一折甚至更低,这个差价便是填补团费不足的一部分。
另一种套路便是购物,导游带游客去的购物点大多是针对游客专门开设的商店,当地人不会光顾。其中的商品都是非标商品,市面上没有对标的价格可以参考,全凭营业员和导购信口开河了。在初期这种方法,的确赚了好多钱,因为那个时候是比较有钱的人才会出游。
然而,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扩大,参加旅游的人***生了变化,同时许多坑人旅游商品不断曝光也增强了游客购物时的自我保护意识。这种套路就越来越行不通了。
这种怪像在旅游市场简直可以说非常普遍,存在时间也很久了,而且看上去短时间内也不会消失。
这问题其实正印证了一句老话,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低价旅游团,以看似超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吸引客人,但在旅游过程中不断改变行程,不断引导进店购物,不断兜售那些质量极差的三无产品,或者以次充好的所谓“当地特色”纪念品。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很简单,因为之前吸引游客报团的所谓“超低价格”,其实根本就是零利润价格,甚至赔钱价格。如果旅行社不藉由后面行程里的购物部分赚钱,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团发了,却是白忙一场,甚至倒贴。难道旅行社是公益组织?别做梦了,旅行社早算准了客户心理,坑的就是那些本来预算不多,却贪便宜多去几个地方,甚至以为自己比旅行社都精明的那部分游客。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讲,报旅行团,不能一味看价格,谁家价格低就认定别的高价团都是坑。其实说白了,背着抱着一般沉。云南导游已经在***里,现身说法最直接的告诉我们,导演不是公益人员,你不购物我们就没钱挣,没钱挣我就不让你好过。这气焰多么嚣张,游客何苦花钱受这份罪,虽然是低价团,那也是图享受,看世界,谁也不是找罪受的。现在回忆起来云南导演的***,我都心有余悸。
所以很多年前我虽然在昆明参加过一次一日游的团,区区一天时间,进店八次。虽然我荷包干瘪并未买什么,但导游也并没有骂我,只是一直对我没有一点笑脸。现在想想,对我也算不赖了,非常感恩。打那以后,我再也没跟过一次低价团去旅行,哪怕是一日游也没有,受***了,也长记性了。
不要,不要参加低价购物团,坑你没商量。
头条号:桔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为什么旅游费用高一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为什么旅游费用高一些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