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蒲城县旅游景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蒲城县旅游景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蒲城县明万历朝修的什么渠?
郑国渠。
郑国渠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泾阳县西北的泾河南岸,始建于公元前246年,是中国最早的四大水利工程之一。郑国渠西引泾河水东注洛河,长达300公里,流经泾阳、三原、富平、蒲城,最后在蒲城县晋城村南注入洛河,可灌溉良田4万顷。
2016年11月8日,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如今,这里已经是集历史人文、旅游观光、休闲度***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郑国渠
这个工程就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开始兴建的郑国渠,动用十万之众,大约花了十年时间,这项工程才告竣工。
关于郑国渠工程,《史记·河渠书》介绍比较简略:“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水经注·沮水》比较详细:“渠首上承泾水于中山西邸瓠口,……渠渎东径宜秋城北,又东径中山南,……又东径舍车宫南绝冶谷水。郑渠故渎又东径?嶭山南、池阳县故城北,又东绝清水,又东径北原下,浊水注焉,自浊水以上,今无人。……又东历原径曲梁城北,又东径太上陵南原下,北屈径原东,与沮水合。……沮循郑渠,东径当道城南,……又东径莲芍县故城北,……又东径粟邑县故城北,……其水又东北流,注于洛水也。”以今地而言,西起仲山西麓谷口(陕西泾阳西北王桥镇船头村西北),在谷作石堰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流经今泾阳、三原、高陵、富平、蒲城等县,最后在古重泉(今蒲城县)晋城村南注入洛河。
干渠总长近300华里。沿途拦腰截断沿山河流,将多条水系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在关中平原北部,泾、洛、渭之间构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使高旱缺雨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
明朝万历年间,蒲城县修建了一条叫做“千秋渠”的灌溉渠道。这条渠道是为了解决当地旱灾和水灾的问题而修建的,可以引水灌溉周围的农田,使得农作物的收成得到了改善,有利于地方的经济发展。
据传说,“千秋渠”得名于其修建历时长久,历经千秋才修成。该渠道长约30公里,从渭河引水,经过蒲城县城东、北、西三个方向,最终注入陇山河,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该渠道的修建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在当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重视。
明万历朝修建的是蒲城县明渠。
因为蒲城县地势平坦,水源稀缺,且受到洪涝灾害的频繁困扰,所以明朝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下令修建蒲城县明渠。
蒲城县明渠是当时中国在水利工程方面的代表之一,是一项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现今蒲城县的重要水利设施。
修建这条渠道,不仅在当时大大提高了当地的灌溉能力和防洪能力,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 明万历朝修建了“宝藏渠”。
2 宝藏渠是为了开发蒲城县境内的沃野灌溉而修建的,起点在莲花山(今陕西省蒲城县)境内,终点在西安市周至县,全长约200余里。
宝藏渠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蒲城县的灌溉条件,有力地保障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3 宝藏渠的建成也启示我们,古代人们在水利工程方面的造诣很高,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蒲城县旅游景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蒲城县旅游景点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