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德旅游城市玩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英德旅游城市玩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俾斯麦为什么反对德国领土和殖民地扩张?你怎么看?
现在看来,俾斯麦当年的主张是正确的。德国成功的统一之后,贝斯曼反对领土和殖民地扩张,这样的话就不会触怒老牌强国,自然就可以潜下心来进行更好的发展。
在当年进行的德国统一战争的时候,俾斯麦就表现出了相当的克制。首先普鲁士和奥地利进行战争,很快就击败了奥地利。这个时候普鲁士国王和普鲁士军方就要求再接再厉,一举打进维也纳。但是在俾斯麦的努力下,最终双方缔结了和约,并没有把战争再继续进行下去。所以这两个国家的关系还非常的好,在一战的时候两个国家还是同盟国。
事实上在德国统一的最后一战,在和法国进行的战普法战争中,俾斯曼也是表现得相当的理智。如果按他的意思来,德国也应该和法国签订如同当年同奥地利签订的和约一样,这样就不会让德国和法国结成世仇。可惜德国军方不愿意,施加强大的压力,最终迫使俾斯麦作出妥协,最终割让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还有50亿法郎的巨额赔款。而德法因为这个领土割让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一直到二战结束。
德国统一之后,发展的越来越好,实力越来越强大。此时此刻的俾斯曼非常的清醒,他要求德国一直要做到韬光养晦,而不要去过多的干预国际的事物,更不要去执行领土扩张和殖民地扩张这样的蠢事。如果德国真的按他的战略去执行的话,德国应该不会和周边的国家产生过多的矛盾,这样可能就不会有两次世界大战,或者德国不会轻易的卷入进去,这样对德国的发展自然会更加有利。
可惜那些目光短浅的鹰派,根本就不理解俾斯麦的长远战略目光。在他们眼中,德国是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这应该是开疆拓土的好时机,怎么应该像俾斯麦所说的当缩头乌龟呢。德国现在有这么好的机遇,却始终不去争取,完全是因为俾斯麦这个顽固的老头在那从中作梗。所以威廉二世上台之后,很快就将他看不顺眼的俾斯麦赶走,换上了他喜欢的鹰派,结果德国就在战争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而新上台的鹰派们,完全改变了俾斯麦韬光养晦的战略,而是在世界上和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进行针锋相对,争夺权益。之前的普法战争,德国和法国已经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那后来德皇威廉二世又愚蠢的执行海军竞赛,结果和英国之间矛盾越来越大。在一次大战中德国实力不可谓不强,但是被周边的国强国联合起来对付,所以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二次大战很大程度上是一次大战的延续。两次世界大战,德国没有得到什么,却失去了很多的领土,俾斯麦当年费尽心机,完成德国统一,结果让子孙们败掉了不少。
自从德国于1871年完成统一之后,德国国内便兴起了主张进行海外扩张、夺取殖民地的浪潮。在背后推波助澜的主要是国内的资产阶级,他们与部分知识分子一起造势,改变了普通德国人对国际事务的看法。他们时不时地就拿当时的头号强国——英国做例子,来说明海外殖民的重要性。因为英国正是依靠海外殖民才成就了自己全球霸主的地位。
而俾斯麦作为一个政治家,保持了冷静的头脑。他反对拓展殖民地,而且认为殖民地不仅没用,反而是个累赘。首先,世界已经被那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瓜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那点残羹冷炙会使德国在获取和管理殖民地方面都要付出高额的成本,而能得到的收益却很有限,即得不偿失。其次,德国刚完成统一,统一的民族意识尚未树立起来,而获取殖民地、建立殖民地与宗主国关系则要求宗主国的民族认同感足以盖过民族分离主义。第三,殖民地及围绕其产生的海外贸易需要一支强大的舰队来保护,而此时德国的海军还很弱,且德国的地理位置也不适合发展成一个一流的海军强国。
所以在1879-1882年之间,俾斯麦对于那些主张海外扩张的呼声都是***取***的措施。但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俾斯麦也开始进行适当的海外扩张。从1883年-1885年,德国在***、多哥、喀麦隆、坦桑尼亚、新几内亚等地建立起殖民地,总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占一战前德国殖民地的90%。
俾斯麦殖民政策的特点是:
1. 俾斯麦的殖民政策只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它要服从于国家整体的对外政策。在俾斯麦看来,德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防止出现一个反德的同盟。万一出现了反德同盟,德国也要确保有强大的盟友支持自己。比如,德法已是世仇,俾斯麦就通过英法在殖民扩张中的矛盾来缓和德法关系,避免法俄结盟。德法关系缓和的最好方式是在殖民扩张***同对抗英国。当热衷于殖民扩张的茹尔·费里组阁后,俾斯麦就立即停止了殖民扩张,以防与法国发生冲突。他曾对一个主张海外殖民的狂热分子说:“你的非洲地图的确很好,但我的非洲地图却是放在欧洲的。这儿是俄国,这儿是法国,我们在中间。这就是我的非洲地图。”
2. 殖民扩张要有底线,即不能危害德国的安全。1883-1885年是德国外部环境相对安全的时期,其它列强因他们之间的矛盾而互相牵制,所以能进行适当的殖民扩张。他希望通过适度的殖民扩张与英国保持一种互相牵制、互相依赖的关系。他在西南非洲的争夺上可以与英国进行争吵,甚至在刚果问题上支持法国对抗英国。但在涉及英国核心利益的埃及问题上,德国始终躲在二线,看法国与英国死磕。英国希望德国在埃及问题上支持自己,于是就在西南非洲的问题上有所让步。俾斯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英法矛盾激化,并都有求于德国,使德国更加安全。
3. 俾斯麦对殖民扩张的整个发展过程始终保持着控制与主动。他进行殖民扩张是想缓解国内压力,争取资产阶级的支持。当他认为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继续拓展殖民地会有损德国利益时,就会果断中止这一政策。
上述特点既能使缓解部分国内舆论的压力,又保持了对外政策的稳定,使德国在国际上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德国进行的殖民扩张,并没有增加外部的安全压力,足见俾斯麦政治艺术水平之高。
俾斯麦后期奉行保守的大陆政策,是因为其对德国的战略位置和国际形势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1861年,当时的德意志还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并不是一个完整且统一的国家。在德意志地区,大大小小的有好多蕞尔小国。其中实力最强的当属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国都想一举统一德意志,从而创造历史。
面对磨刀霍霍的奥地利,还有一直对普鲁士指手画脚的丹麦,普鲁士国会陷入了打还是不打的纷争。而俾斯麦力排众议,提出用铁和火的政策来实现对德意志的统一,获得了国会的支持。
俾斯麦先后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以及普法战争,收回了原本属于德意志的土地,构建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威廉一世成为了德意志第一任皇帝,而俾斯麦也被封为宰相,人称“铁血宰相”。
那么在欧洲其他列强对世界鲸吞蚕食的时候,德国为何愿意安守欧陆,不愿进行领土扩张呢?
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德意志统一在1871年,而那时英法俄等强国,早已经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占领了世界上大多数有价值的殖民地。
落人一步的德意志,建国时间较晚,失去了先机。又因为战争的缘故,国力有所削弱,尚在恢复当中。
如果德国奉行激进的殖民地政策,必然和英法等既得利益者产生新的冲突,这对新生的德国不利。因为俾斯麦认为,此时对于德国而言,最重要的是进行休养生息,增强国力,逐渐提升德意志对欧洲的影响力,进而成为欧洲的领导者。
德国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周围列强环伺。奥地利、俄国、丹麦、法国等等,和德国在统一过程中都产生了利益纠葛。一着不慎就可能再次被肢解,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德旅游城市玩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德旅游城市玩家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